前言:自從接觸登山以來,在網路上瀏覽過許多行程記錄,覺得很有趣,自己也想經營一個
因此就有了這個部落格,來分享我的登山行程記錄
首先分享的是上上禮拜去爬的笠頂山,之後再陸續分享以前爬的山
山岳簡介:
笠頂山(小百岳No.76),標高659公尺,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No.7109,因其山形像斗笠而得名
另外網路上有資料指出笠頂山原名立置山,由佳義部落原名(Kazagizan)轉譯日文笠(kaza)置(gi)而來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175AA248804F83A8BE4726862E5C3A8DE42236F4B3ECA843
笠頂山位於屏東縣瑪家鄉,臨近之真笠山(H1166)、鱈葉根山(H1556)、日湯真山(H1702)為著名之縱走路線
但考量時間及路程難度,本次行程僅單攻笠頂山,期待未來再造訪這些山
笠頂山為這幾座山裡面最親民的一座,每逢假日,便可見絡繹不絕的登山客及遊客
笠頂山登山路徑主要分為前山(下圖中的3號步道)及後山(下圖中的4號步道),本次行程選擇較親民的前山
前山登山路徑明顯,但有許多岔路,且登山條稀少,不過朝著山頂方向走應該不成問題
攝於登山口附近的步道圖,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小徑
行程記錄:
時間:2012年7月8日
地點:屏東縣瑪家鄉
山岳:笠頂山
男女比 3:1
老新比 0:4
預計行程:0730出發→0900佳義國小停車場→0910三號步道(前山)登山口→0915三岔路口取右
→0925第一卡拉OK→0940第二卡拉OK→1010四岔路口(400m平台)→1025三角點
→1040下山→1150停車場
實際行程:
074X 自高雄出發...忘了記出發時間XD
路程:國道十號(東)→燕巢SIC→國道三號(南)→長治IC→台24(東)(水源路)
→榮華市區→右轉屏26(黎明街)→左轉縣道187(黎東路)
→右轉縣道185(沿山公路)→左轉進佳義部落
0829 佳義國小後方的收費停車場(下圖右前方),一次30元
0848 笠頂山前山登山口,地標為一座小橋
0850 進入土石路面
0857 小休
0900 小休,太久沒爬山了體力需要調整XD
0905 岔路取右,左路為直接陡上攻頂的路,看起來就很陡XD
0910 四岔路口,跟著前人的腳步,先取右後取左上,後來發現先取左也會相通
0916 經過第一卡拉OK,笠頂山前山由低而高共有三座戶外卡拉OK
之後順著木棧道拾級而上
0922 木棧道頂,接廢產道岔路,取右
0924 抵達第二卡拉OK附近,在產道上小休,遇到一隻流浪狗,給牠麵包吃
在這裡也有展望,可眺望屏東平原,可見潮州(左)與內埔(右)
0928 繼續出發,原路迴轉,沿廢產道而行,一路平緩
0935 岔路取右(之字坡)緩上,有登山條,岔路有個原住民風的路標
0940 岔路取左(之字坡),小休
0941 繼續出發
0949 第三卡拉OK,岔路取左,穿過卡拉OK
0957 岔路取右離開廢產道,階梯陡上
1004 抵達海拔400m大平台,之後要取左陡上稜線,至山頂高度落差259m
1007 第一小平台小休,大平台之後的陡上路段共三個小平台,其中第二與第三的小平台有棚子及桌椅可休息
1012 出發陡上,兩邊有拉繩,可拉可不拉
1016 第二小平台小休,下山時容易走入左方不知通往何處的小徑,要注意
此處也有展望,登山口所在的佳義部落(左下角)以及隘寮溪(右上角)
1023 出發緩陡上
1027 第三平台取左小休,右邊是個大棚子
此處為登頂前的最後展望
1032 出發緩陡上
1053 登頂
笠頂山,三等三角點 No.7109,H659,小百岳 No.76
三角點旁的建築物
小百岳認證,我的第六座小百岳
三角點旁有一平台可休息
由笠頂山眺望藏在樹叢後面的真笠山(H1166),登頂路徑與後山相通,可通往真笠山
1110 原路下山,陡下是新手的罩門XD,速度不一定會比陡上快
1128 第三小平台
1136 第一小平台
1138 400m平台小休,由於天氣炎熱,行動水快耗盡了
1153 第三卡拉OK大休,買些舒跑與地瓜,補充水分與熱量,順便聽山友高歌
1221 出發緩下
1233 經過第二卡拉OK旁
1237 經過第一卡拉OK
1256 回望笠頂山,真的形如斗笠
1258 發現路旁有倒木,上山時沒注意到
1300 土石路與水泥路面的交會點
1303 回到登山口
1305 佳義國小後方停車場,結束了本次的行程
檢討:這是大學畢業回到南部後,與家人的第一次登山活動
跟以往一樣,爬山前不管大山小山,一定會先做足功課,飽覽網路上許多行程記錄
但實際發現對於幾乎無郊山經驗的新手中的新手而言,似乎有點吃力
尤其是在登頂路段,有中級山的感覺
另外,在炎熱的晴朗無雲的天氣下,應一人至少一瓶600cc的行動水
否則對新手而言還滿吃力的